伟德国际始于英国1946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教育 >> 正文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伟业 ——学习习近平《论科技自立自强》 闻 言

发布日期:2023-09-08 作者:刘宇彤 张少涵 点击:[]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8日   第 06 版)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实践,观察大势,谋划全局,深化改革,全面发力,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系统阐述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和基本要求。近期出版的习近平《论科技自立自强》一书,收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文稿50篇。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

  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这部专题文集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重大问题的深刻阐述。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革命时期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改革开放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新世纪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这部专题文集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针对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2014年,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2015年,在参加全国“两会”期间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系统阐述包括创新发展在内的新发展理念。2016年,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号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2018年,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对新时代新征程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提出明确要求。2020年,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加快科技自立自强。2021年,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2年,在党的二十大上强调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党的二十大后,为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研究审议国家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统筹解决科技领域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研究确定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和重大科研项目,统筹布局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统筹协调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部要协调做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工作,动员科技界、产业界和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要发挥两院作为国家队的学术引领作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用、创新人才培养作用;中国科协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

  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顶层设计要有世界眼光,找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找准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和应走的路径,把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统筹起来考虑,有所为有所不为,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方向、目标、工作重点。要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的研究部署。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支持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未来的整体优势。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科技事业的部署上来,切实抓好落实工作,肩负起领导和组织创新发展的责任,善于调动各方面创新要素,善于发挥各类人才积极性,共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凝心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展,学习新知识,掌握新动态,做好重大科技任务布局规划,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采取得力措施保证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发展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发挥宏观指导、统筹协调、服务保障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推动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为抢占科技发展国际竞争制高点、构筑发展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统筹推进人才工作重大举措。各地区各部门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解决人才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要健全政府、社会、单位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加大人才发展投入,提高人才投入效益。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各级教育、科技、工信、安全、人社、文旅、国资、金融、外事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共同抓好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

  二、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核心地位、战略目标等发表的重要论述,在这部专题文集中有系统反映。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重视科技的历史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等场合特别强调,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最终取决于科技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一些国家抓住科技革命的难得机遇,实现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快速提升。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我国科学技术曾有过历史的辉煌,但在近代我们落后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懈努力,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国防安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也为我国作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等文稿中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从来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要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科技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我们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没有强大的科技,中国梦这篇大文章难以顺利写下去,我们也难以从大国走向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面向未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部专题文集对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和战略擘画作了重点反映。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在《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文稿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对我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讲,如果动力问题解决不好,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两个翻番”是难以做到的。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从国内看,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现代化涉及十几亿人,走全靠要素驱动的老路难以为继。要加快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创新能力不强,是我国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喀琉斯之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坚持创新发展,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抓住关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在《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等文稿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要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形成比较优势。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按照主动跟进、精心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等会议上强调,加强基础研究,要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构筑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这部专题文集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

  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我们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攻坚,目的是从体制机制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锚定目标、精准发力、早见成效,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这篇文章怎么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以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等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强化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任务的统筹组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使之成为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

  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科技创新要取得突破,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更需要制度等“软件”保障,必须以更大勇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把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的巨大创新潜能有效释放出来。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体系和管理制度》等文稿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科技资源,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体系和管理制度,以此带动科技其他方面的改革向纵深推进。科技管理改革要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强化规划政策引导,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要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注重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完善科技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要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科研和经济联系不紧密问题,是多年来的一大痼疾。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科研和经济始终是“两张皮”。在《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等文稿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要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加快建立主要由市场评价技术创新成果的机制,打破阻碍技术成果转化的瓶颈,使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解决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三个基本问题,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良好创新格局。

  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自主创新,绝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创新,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持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一些优势领域打造“长板”,夯实国际合作基础。另一方面,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使我国成为全球科技开放合作的广阔舞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要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五、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坚持党管人才,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部专题文集突出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深邃思考和长远谋划。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八个坚持”,是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必须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并不断丰富发展。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当前,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要完善人才战略布局,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要坚持问题导向,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破除“四唯”现象,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科技竞争优势,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把人才从科研管理的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要向用人主体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放手让他们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推进院士制度改革,使院士制度成为引导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强大正能量。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长有其规律,培养集聚人才,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健全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的政策,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要放手使用人才,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新时代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于攀登科技高峰》等文稿中,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杰出科学家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高尚情操,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勇攀世界科技高峰,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征程上,我们要结合学习习近平《论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上一条: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下一条:蔡奇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 总结好第一批主题教育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 把第二批主题教育科学谋划好精心组织好

关闭

伟德国际(始于英国1946)官方网站-Unique Platform       电话:0374-2983125
地址:许昌市八一路88号bv伟德国际1946  邮箱:hysy@xcu.edu.cn